经过加工和烘焙,猫屎咖啡成为奢侈的咖啡饮品,流传到世界各地的奢侈王国。当地的咖啡农,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将野生的麝香猫捉回家中饲养,以便可以产出更多的猫屎咖啡。但是,养殖麝香猫产出的猫屎咖啡,成色味道也会相应的逊色很多。即使是这样,这种咖啡的产量仍然十分稀少,并不是所有喜欢咖啡的人可以消费的起的。
这种咖啡是来自一种叫麝香猫的动物排泄物(这种动物在印尼俗称麝香猫),虽然来自臭臭的便便,但喝一口只觉满口甘香,还有一阵难以形容的甘甜。这种野生麝香猫喜欢吃肥美多浆的咖啡果子,但坚硬的硬果核(生豆)无法消化,随粪便排出,清洗干净之后,就成为Kopi Luwak咖啡生豆!因此有许多人称它为“猫屎”咖啡。印度尼西亚人发现,经过麝香猫肠胃发酵的咖啡豆,特别浓稠香醇,于是搜集麝香猫的排泄物,筛滤出咖啡豆,冲泡来喝,由于产量稀少,并且发酵过程独特,风味和一般咖啡大异其趣。传统上,咖啡果子是透
麝香猫
过水洗或日晒处理法,除去果皮、果肉和羊皮层,最后取出咖啡豆,然而,Luwak却是利用体内自然发酵法,取出咖啡豆,因此有一股特殊风味。
据说早期印度尼西亚的咖啡农民视专吃成熟咖啡果实的麝香猫为死敌,但不知在哪个时候开始有人想到在麝香猫的粪便中挑出咖啡豆来制作风味独特的咖啡。各地咖啡专家试过都赞叹不已。从此,当地农民每到咖啡成熟季节,每天都花很多时间在森林内收集麝香猫的粪便起初咖啡在欧洲价格不菲,只有贵族才能饮用咖啡,咖啡甚至被称为“黑色金子”。直到1690年,一位荷兰船长航行到也门,得到几棵咖啡苗,在印度尼西亚种植成功。1727年荷属圭亚那的一位外交官的妻子,将几粒咖啡种子送给一位在巴西的西班牙人,他在巴西试种取得很好的效果。巴西的气候非常适宜咖啡生长,从此咖啡在南美洲迅速蔓延。因大量生产而价格下降的咖啡开始成为欧洲人的重要饮料。
咖啡树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高原地区。据说一千多年以前一位牧羊人发现羊吃了一种植物后,变得非常兴奋活泼,进而发现了咖啡。还有说法称是因野火偶然烧毁了一片咖啡林,烧烤咖啡的香味引起周围居民注意。17世纪咖啡的种植和生产一直为阿拉伯人所垄断。当时主要被使用在医学和宗教上,医生和僧侣们承认咖啡具有提神、醒脑、健胃、强身、止血等功效;15世纪初开始有文献记载咖啡的使用方式,并且在此时期融入宗教仪式中,同时也出现在民间做为日常饮品。因伊斯兰教严禁饮酒,因此咖啡成为当时很重要的社交饮品